bedread歡迎您
BedRead>運動>為什麼運動關節會響?現在知道還不太晚!

為什麼運動關節會響?現在知道還不太晚!

時間:2019-10-18 13:28:4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運動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我運動的時候關節會響啊?是不是不能運動啊?”

        我相信有很多朋友在健身時,身體關節都經常會發出響聲,不知道可不可以繼續訓練,今天我就給小夥伴們統一解答一下!

        一般來說,像是關節、手指、手腕等長時間沒有運動,在伸展和扭轉的時候會發出響聲,說明該處有壓力,我們需要伸展釋放,這是正常的聲響。

        有時做深蹲,硬拉的時候,腿部關節會發出聲響,這叫做“關節彈響”。出現這種狀況的時候,我們首先分清聲響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

        一、病理性關節彈響

        它可根據不同的病因和病理分為骨原性、滑膜原性、肌腱原性等多種,其響聲可以是清脆的、沉悶的或磨砂樣的,多數伴有疼痛或不適感,並且都是可以連續發生的。

        二、生理性關節彈響

        僅有彈響、外表不紅不腫,也不感到疼痛,不伴活動障礙者屬於生理性彈響,不需要特別處理,也不必為此過於惶恐不安。

        有時候我們聽到關節響聲就盲目的認為是很嚴重的狀況,到底還能不能承受訓練?其實這時候要分清生理彈響和病理彈響。但是各種彈響背後有各種含義,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無酸痛、聲調高、清脆的“咔”或者“噠”

        我們身體中常用到大幅度動作的關節大部分屬於滑液關節,關節腔內都含有關節液(潤滑液),液體內又含有許多氣體。

        這種響聲最常見於手指關節掰手指時候出現。我們的手指關節活動時會改變關節液、滑膜囊分佈位置,進而影響關節腔體積、壓力,因此氣體釋出,氣泡因我們活動時的擠壓而破裂,產生聲音;屬正常現象,因此不會有害。

        2、無酸痛、聲調低、沉悶的“嘭”或者“咔”

        這種彈響最多見於負重深蹲、硬拉、臥推的時候,膝關節、髖關節、肘關節的聲響,也發生於久坐後,腰、髖的聲響。屬於關節面出現摩擦碰撞產生的聲響。

        其實關節活動時難免會有骨頭互相碰撞,但貼心的造物主在關節會摩擦處都蓋上瞭軟骨作為保護,但軟骨無神經和血管,所以不會痛也不會再生。

        軟骨就是個消耗品,過多的不當摩擦(體重過重、疲勞或劇烈活動)後容易導致關節炎,因此別把韌帶伸展過度,須讓肌肉夠強壯,才能穩固關節、減少劇烈的摩擦。

        3、無疼痛、中聲調、類似於“嘎”或者“吱”

        這種聲響多見於肩關節和髖部,是肌腱或者筋膜摩擦骨骼凸起處的彈響,對健康幾乎沒有影響。

        人體的活動關節,都是由許多肌腱、大量的韌帶牢牢抓緊而形成的,可避免骨頭之間太接近而產生過多不必要的摩擦撞擊,也可避免脫臼而影響關節活動。

        因此在活動時,眾多肌腱難免會碰到硬硬的骨頭,因此肌腱上包覆著腱鞘,來避免過多的摩擦而導致肌腱炎,肌腱於骨頭上的滑動所造成的聲響是正常現象,沒有過度也不會有害。

        4、疼痛或酸痛、冗長的彈響

        基本可以認定為屬於病理性彈響,多發於半月板,尤其半月板扭傷、磨損的人群,
一旦出現這樣的彈響疼痛,應該立即停止運動然後去找醫生。

        以上就是幾種比較常見的彈響,小夥伴們是不是都瞭解瞭呢?

        下次你運動時再出現彈響,就可以根據不同情況來判斷是否需要醫治,還是根本無關緊要瞭!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