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潑哭鬧別縱容 得讓孩子知道是非好歹
孩子安靜或笑著的時候,猶如天使;哭鬧撒潑時,猶如魔鬼。估計很多傢長感同身受,卻也萬般無奈。孩子年紀尚小哭鬧是不懂事尚能認同;長大後,孩子依舊經常撒潑哭鬧,就是因為傢長的袒護與縱容!
▶孩子撒潑哭鬧是在表達情緒
孩子撒潑哭鬧是在表達自己的情緒,或難過,或沮喪,或生氣。孩子從出生時,因不會說話所以隻能通過哭鬧表達情緒,隻是個體不同程度不同。隨著孩子長大,如果傢長忽視引導他們正確地表達情緒,孩子無法知道何為可行何為不可行,撒潑哭鬧便成為他們眼中最能發泄情緒的方法。
▶孩子撒潑哭鬧應這樣解決
孩子是傢長的心肝寶貝,面對孩子的撒潑哭鬧,我們不能隨意打罵,更不能一味地滿足,而是應該根據不同的年齡而區別處理。
·0-1歲,滿足他們所有需求
1歲前的孩子根本無法分辨哪些是合理需求,哪些是不合理需求,他們哭鬧是因為還不懂得說話,無法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哭鬧是他們獲得關註的途徑,比如尿佈濕瞭、餓瞭之類。如果需求沒有被滿足,就會不停地哭鬧。因此,孩子在1歲前的需求,傢長應無條件滿足。
·1-3歲,盡量滿足他們需求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能與他人進行交流,也有自己的自我意識,大多處在想要什麼就要得到的階段。面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傢長應盡可能地與他們講道理,安撫孩子情緒的同時,更要讓孩子認識到為何有的需求不能滿足。
·3歲以上,明確地說明拒絕的理由
3歲以上的孩子已能和傢長正常地交流,更能明白傢長對某些不合理需求拒絕的原因。因此,孩子在3歲左右教育尤為重要,傢長不能一味地滿足,更要明確告知他們這些需求不合理之處在哪裡,立場要堅定。
1、別舍不得,態度要堅定
傢長心軟,見不得孩子受委屈。凡是孩子提出要求都滿足,反而讓孩子變本加厲。傢長在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時,一定要態度堅決,讓他們知道撒潑也沒有用。等孩子停止哭鬧後,試著跟孩子溝通,說明不允許的理由。
2、別恐嚇,威脅會適得其反
與心軟相反,為瞭讓孩子停止撒潑,有些傢長會用更加極端的方法——威脅孩子,“你再哭我們就不要你瞭”“再哭就會被巫婆抓走”之類的話。這種在傢長看來簡單卻能起到震懾作用的語句,雖然有一定效果,但不利於孩子身心成長。
3、提前約定,適當獎勵
不管是在傢還是出門在外,傢長可跟孩子約定好,不能無理取鬧。如果做到,那麼會有相應的獎勵,比如帶他去吃愛吃的東西。同樣,如果做不到,那就要接受懲罰,如一個星期不能吃零食或者錯別字寫多少遍等。通過提前約定,讓孩子有心理準備,也能減少撒潑哭鬧的機會。
孩子撒潑哭鬧是情緒的表達方式,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從小教育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學會情緒發泄。傢長應根據孩子的不同階段進行教育引導,不縱容不溺愛,方利於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