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正向幻想,都應被保護!
每個人年少時都有過幻想,或不切實際,或略帶荒謬,但父母所應做的不就是保護孩子那份純真嗎?
01
那天在舅舅傢聚餐後閑聊,表妹童童和舅媽說:“媽媽,我想成為小豬佩奇,你有沒有什麼辦法?”
舅媽:“你看我像不像小豬佩奇,趕緊回屋寫作業去,別想那些沒有用的!”
童童失落地去寫作業,舅舅也說:“這孩子天天不想著學習,還是課外輔導班報少瞭。”
父母總是盼子成龍,而學習似乎是成才最有效的途徑,可也總是在催促孩子學習中忘瞭孩子的天性。
在孩子小時候,總會有天馬行空的想法,無論孩子有怎樣匪夷所思的幻想,請給予孩子做夢的權利。
父母不僅承擔著將孩子養育成人的職責,還應該讓孩子過個真正的童年。
正如教育專傢尹建莉所說——
“孩子不是為“長大”或“成功”、“成才”活著,孩子首先是為“童年”活著。
我們要讓自己的孩子有過做天使的經歷,不要讓她生來隻能做沒翅膀的凡人。
當孩子問:“媽媽,我想成為小豬佩奇”時,你的回答很重要。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能否問題,更是一個該怎樣保護孩子天真想法的問題。
02
YouTube上有一視頻:一個男孩想當蜘蛛俠,擁有飛簷走壁的超能力。
他的爸爸為瞭實現兒子的英雄夢,買來瞭蜘蛛俠的全套裝扮。視頻中,兒子全副武裝,爸爸抱著兒子,用臂力幫助他上下穿梭。
兒子的超能力是爸爸的愛賦予的,爸爸用手臂托起瞭兒子的英雄夢。
視頻裡的一傢人都因為蜘蛛俠遊戲開心大笑,父母與孩子的感情也是在此種融洽的氛圍中一點一滴地增加。
每個女孩都有一個公主夢,很多父母幫忙實現瞭,而國外媽媽KaitWarnick則是進階版,不僅讓女兒成為公主,還讓“真公主”為她驚艷。
Kait和丈夫為女兒做瞭可變裝的公主裙,在迪士尼的“真公主”面前上演瞭變裝秀,所有人都為這個女孩精美的公主裙贊嘆,並羨慕她擁有一位如此愛她的媽媽。
據悉,這位媽媽和爸爸設計制作瞭多套公主裙,隻為瞭女兒的公主夢。
父母在實現孩子天真想法的同時,收獲瞭與孩子玩耍的樂趣,鞏固瞭親子關系,還有可能發掘自己意想不到的才能。
有位媽媽為瞭幫女兒記錄她成為公主的瞬間,學會瞭公主裙的縫制,還自學瞭攝影技術;
有位爸爸為瞭實現孩子的漫威夢,和孩子們一起裝扮,並將搞怪照片發到網上,收獲瞭一大批粉絲;
媽媽和外婆為瞭實現女兒的漢服夢,親自設計制作瞭漢服,並愛上瞭漢服文化。
讓孩子擁有做夢的權利,長大後孩子會為你保護他的那份權利而心存感激,畢竟這是你深愛他的證據之一。
03
讓孩子成為能夠無限幻想的天使是父母給孩子童年最大的禮物,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直擁有簡單的快樂呢?
當孩子問你:“媽媽,我想成為小豬佩奇”或類似的天馬行空想法時,你應該這樣做。
1、 問清孩子這樣詢問的目的
任何行為都會有內在動力,知道孩子的目的才能對癥下藥,是堅決否定還是暗中支持,一切都要看孩子的初心。
孩子可能因為人物的某個特點而想變成他。
比如——
想獲得超人的超能力是想要保護世界;
想成為諸葛亮是想要快速提高成績;
想變成小醜是想給他人帶來歡樂。
一切可能等你從孩子口中發現,不同目的對應著不同的回答方式。
2、 對於合理正向的幻想給予變通支持
對於孩子積極的詢問,要給予支持,孩子隻是因為某個瞬間而有瞭想法,實現想法仍需父母的努力。
對想當超人的孩子,可以說——
“超能力不是保護世界的必要條件,先保護好自己的安全,再從每件小事做起,隨手撿垃圾,節約水電,都是保護世界。世界很大,平凡人很多,而保護世界這項大工程需要每個平凡人的參與。”
每次孩子的幻想說出,如果是積極向上的,都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教育孩子機會。正如胡可的狗狗訓練,教會瞭小魚兒狗狗的習性。
胡可加入瞭兒子們的遊戲中,在訓練中依次問瞭狗的名字、年齡,引導小魚兒做簡單的加減法運算,還告訴他們關於狗的各種知識。
在一次遊戲中不僅支持他們想變成任何事物的想法,還教會瞭兄弟倆關於狗的各種知識,隻要你想,任何幻想都是教育的機遇。
3、 對於危及孩子生命的幻想要及時阻止
現實的殘酷往往是客觀存在的,所以在某些時候父母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涉及到孩子人身安全的時候,就要告知孩子真相。
當孩子問到:“我可不可以像動畫裡一樣用傘去飛?”
一定要告訴孩子真相:一把傘是不能夠飛的,但有其他方法,可以去查找資料,和孩子一起瞭解飛翔的秘密。
當孩子問到:“我可不可以像貓一樣有九條命?”
這時要註意瞭,這是危及孩子生命的大事,和孩子說:人隻有一條命,是很脆弱的,一場意外、一種疾病都可以使人死亡,要珍愛生命。
涉及孩子生命安全的事無小事,每次回答、每次行動都值得註意,別讓一時的隨口之語成為孩子人生的最大危險因子。
04
《請回答1988》有一段我最喜歡的一段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平安夜這天,鳳凰堂胡同召開瞭鄰裡會議,大人們坐在一起商量如何過聖誕節。
胡同裡最小的孩子——珍珠是個團寵,所以大傢都問 “珍珠想要什麼禮物,聖誕老人會把禮物悄悄地放在珍珠的床頭哦”,閉眼吃糖的珍珠睜開瞭眼睛,慢悠悠的說“沒有聖誕老人啦”。
珍珠媽媽埋怨道:“是誰跟珍珠說沒有聖誕老人的?”
眾人一臉茫然,“她還是成長中的小嫩芽啊!”珍珠媽媽這樣說:“是誰對小嫩芽說這樣的話?”
然後大傢明白過來,努力完成珍珠的聖誕禮物,在沒有雪的日子裡為她堆雪人。
每個孩子在父母眼中都是小嫩芽,希望他一直無憂無慮,始終相信世界上有童話,擁有一顆自然純潔的心靈。
當孩子問你:“媽媽,我想成為小豬佩奇”時,你可以說:“那你為什麼想成為小豬佩奇呢?”
可能他隻喜歡小豬佩奇的形象,或是喜歡她其樂融融的傢庭氛圍,甚至隻是單純羨慕她有個弟弟喬治。
孩子的想法很簡單,當他喜歡什麼時,便會想要成為他。父母不必大驚小怪,這隻是孩子必經之路,誰小時候沒幻想過成為公主或者其他喜愛的人物呢?
成長的難過就是不能如小時候那般,直白地表達純真與幼稚,但請讓孩子至少擁有一段童真的回憶。
願你的孩子既安全成長,又不失粲然笑顏,保護好孩子的夢,好好呵護你的小嫩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