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dread歡迎您
抗心律失常的藥物及作用原理是什麼呢
時間:2019-10-11 10:01:1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健康
心律失常的患者通過心電圖的動態監測可以有效地記錄到心律失常的發作、自主神經對心律失常的影響那麼,抗心律失常的藥物及作用原理是什麼呢?
抗心律失常的藥物主要是通過影響心肌細胞膜的 Na+、Ca2+及K+轉運,影響心肌細胞動作電位各時期,抑制自律性和(或)中止折返而糾正心律失常。由於心律失常的發生機理比較復雜,各種抗心律失常藥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也多不相同,因此在選擇藥物時必需作全面考慮,並應講究用藥的劑量及方法,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抗心律失常的藥物Ⅰa類能適度阻滯鈉通道,復活時間常數1~10s,以延長ERP最為顯著,藥物包括奎尼丁、普魯卡因胺、丙吡胺等。Ⅰb類輕度阻滯鈉通道,復活時間常數<1s,降低自律性,藥物包括利多卡因、苯妥英鈉、美西律等。Ⅰc類明顯阻滯鈉通道,復活時間常數>10s,減慢傳導性的作用最強。藥物包括普羅帕酮、恩卡尼、氟卡尼等。
體表心電圖是診斷心律失常最便捷的方法,心律失常發作時的心電圖記錄是確診心律失常性質的重要依據。正常竇性心律的心電圖特點為:P波規律出現,且P波形態表明激動來自竇房結(即P波在Ⅰ、Ⅱ、aVF、V4~V6直立,在aVR倒置)。正常竇性心律的頻率一般為60~100次/分。
上述內容就是相關人士對心律失常詳細介紹,想必大傢在看到上文的內容後,對此有瞭一個全面的解瞭吧,希望大傢能夠重視該疾病的治療。
閱讀全文
上壹篇:吃什麼藥抗心律失常的癥狀呢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