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dread歡迎您
心律失常的合理飲食原則是怎樣呢
時間:2019-09-16 14:12:5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健康
心律失常疾病發生後,醫護人員應該積極尋找並治療心律失常患者可逆性誘因,包括肺栓塞、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肌炎等。那麼,心律失常的合理飲食原則是怎樣呢?
心律失常的合理飲食原則是限制熱量供給,一般每日每公斤體重25~35卡,身體肥胖者可按下限供給;限制蛋白質供給,一般按每日每公斤體重1~1.5克供給,出現心衰及血壓高時,蛋白質應控制在每日每公斤體重1克以內;限制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內臟、動物油、蛋黃、螃蟹、魚子等;應供給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c及鈣、磷的食物,以維持心肌的營養和脂類代謝。應多食用新鮮蔬菜及水果,供給維生素及無機鹽,同時還可防止大便幹燥。
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由於長期的生活不規律、工作壓力大等問題,因此患上瞭心律失常,與冠心病、心肌炎等引起的心律失常不同,一些生活因素導致的心律失常可以通過生活方式的幹預進行調整,逐漸恢復。而且,由於心律失常常由冠心病、高心病、風心病、心肌病等多種原因引起。更應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心臟疾病引發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發生和發展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心律失常的處理不能僅著眼於心律失常本身,需要考慮基礎疾病及誘發因素的糾正。但心律失常急性期處理方式選擇應以血流動力學狀態為核心。急性期處理強調效率,通過糾正或控制心律失常,達到穩定血流動力學狀態、改善癥狀的目的。
總之,上文就心律失常已經進行一些說明瞭,如果大傢還有不瞭解的地方,盡早咨詢專業的醫師。
閱讀全文
上壹篇:心律失常的護理應急預案是怎樣呢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